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关于出生性别比的几个问题——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32
|
作者
:
陈友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教授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教授
陈友华
[
1
]
机构
:
[1]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教授
来源
:
中国人口科学
|
2006年
/ 01期
关键词
:
生育政策;
出生性别比;
失调;
性别偏好;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C924.2 [中国人口];
学科分类号
:
1407 ;
摘要
:
文章利用广东省2000年人口普查1%原始数据,研究与出生性别比相关的几个问题,结果表明,外来妇女生育对广东省出生性别比失调没有任何实质性影响。出生性别比失衡主要是受现行生育政策下的“生育空间狭小”与人们强烈“性别偏好”的双重挤压,是通过性别选择性人工终止妊娠的方式所导致的结果。导致城乡出生性别比失调的原因是不完全相同的。由于“文化滞后”,在现行生育政策条件下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市化发展并不必然促使出生性别比回归正常。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4 +9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与计划生育政策
原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原新
石海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石海龙
[J].
人口研究,
2005,
(03)
: 11
-
17
[2]
从“五普”地市数据看生育政策对出生性别比和婴幼儿死亡率性别比的影响
张二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划统计司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划统计司
张二力
[J].
人口研究,
2005,
(01)
: 11
-
18
[3]
性别偏好、性别选择与出生性别比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乔晓春
[J].
中国人口科学,
2004,
(01)
: 16
-
24+81
[4]
北京市生育水平和出生性别比及外来人口影响
郭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员、社会学系教授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员、社会学系教授
郭志刚
[J].
中国人口科学,
2003,
(06)
: 57
-
61
[5]
生育率转变过程中家庭子女性别结构的变化——对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另一种思考[J]. 刘爽.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2(05)
[6]
近年来中国出生性别比升高偏高现象的理论解释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穆光宗
[J].
人口与经济,
1995,
(01)
: 48
-
51
[7]
出生性别比新理论与应用[M].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马瀛通等著, 1998
←
1
→
共 7 条
[1]
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与计划生育政策
原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原新
石海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石海龙
[J].
人口研究,
2005,
(03)
: 11
-
17
[2]
从“五普”地市数据看生育政策对出生性别比和婴幼儿死亡率性别比的影响
张二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划统计司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划统计司
张二力
[J].
人口研究,
2005,
(01)
: 11
-
18
[3]
性别偏好、性别选择与出生性别比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乔晓春
[J].
中国人口科学,
2004,
(01)
: 16
-
24+81
[4]
北京市生育水平和出生性别比及外来人口影响
郭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员、社会学系教授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员、社会学系教授
郭志刚
[J].
中国人口科学,
2003,
(06)
: 57
-
61
[5]
生育率转变过程中家庭子女性别结构的变化——对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另一种思考[J]. 刘爽.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2(05)
[6]
近年来中国出生性别比升高偏高现象的理论解释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穆光宗
[J].
人口与经济,
1995,
(01)
: 48
-
51
[7]
出生性别比新理论与应用[M].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马瀛通等著, 199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