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土地财政与城市集聚特征:中国式城市发展之路

被引:209
|
作者
邵朝对 [1 ]
苏丹妮 [2 ]
邓宏图 [3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系
[2]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3]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房价; 土地财政; 城市集聚特征; 产业结构;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6.02.005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812 [中国财政];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不断高企的房价和"高烧不退"的土地财政构成了中国式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首次系统构建了房价、土地财政与城市集聚特征的影响机制,并采用系统GMM方法对中国282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鉴于区域间劳动力流动和行业间工作转换成本的广泛存在,房价通过扩散机制主要对低端劳动者产生强有力的挤压,引发产业由低端行业向高端行业集聚的结构演变,进而与城市多样化特征呈"倒U"型;在财政分权和增长竞赛的双重激励下,土地财政扩张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偏向性配置进一步激化产业结构刚性,抑制城市向多样化发展。深入而言,工业化进程决定了房价上涨主要诱发制造业内部的"U型"梯度升级。市场导向的房价扩散力量与富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土地财政虽均通过产业结构影响城市集聚特征,却呈相悖效果。因此,在与土地财政的互动中,房价上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城市集聚特征的效力被不断削弱。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31 +18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5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