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转变的三个命题

被引:70
|
作者
路风 [1 ]
机构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系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制度变迁; 企业管理; 组织转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在起源并形成于政治过程的社会主义工业关系的制度框架下 ,国有企业演化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结构。这种以“铁饭碗”和工作场所福利制为核心内容的制度结构使管理者从来没有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协调生产过程。这是导致国有企业管理能力长期欠发达的根本原因 ,也是其转变的直接障碍。在从计划到市场的过渡中 ,国有企业的改造需要一个独立的组织转变过程 ,而转变的根本标志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管理控制。基于把管理型式和组织形式识别为决定企业经济绩效的关键变量 ,本文认为 ,企业组织转变的起点是从操作层次上做起的管理和组织变化 ,而不是产权改革。因此 ,国家没有必要简单地放弃国有企业 ,而应该把改革的立足点放在有助于企业实现对生产过程管理控制的制度变革上
引用
收藏
页码:4 / 27 +204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对“大爆炸”改革战略的评论
    左大培
    [J]. 经济研究, 1995, (07) : 74 - 80
  • [2] 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
    路风
    [J]. 中国社会科学, 1989, (01) : 71 - 88
  • [3] 日本的股份公司与中国的企业改革[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吴家骏 著, 1994
  • [4] 近代上海城市研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张仲礼主编, 1990
  • [5] 管理实践[M]. 工人出版社 , (美)德鲁克著, 1989
  • [6] MD-82工程管理的启迪[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上海飞机制造厂编著, 1989
  • [7] 新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史略[M]. 企业管理出版社 , 李代耕 编著, 1984
  • [8] 中央劳动法令汇编[M]. 人民出版社 , 中央人民政府劳动部劳动政策研究室辑, 1953
  • [9] SovietWorkersandStalinistIndustrialization :TheFormationofModernSovietProductionRela tions,1 92 8- 1 94 1. M .E .Sharpe,Inc .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