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减排的双赢路径分析

被引:37
|
作者
何建坤 [1 ,2 ]
卢兰兰 [1 ]
王海林 [1 ]
机构
[1]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
[2] 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能源变革; 低碳发展; GDP的二氧化碳强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06 [能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1 ;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实现《巴黎协定》下全球减排温室气体目标,要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相结合,促使各国走上"发展"和"减碳"双赢的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其核心指标是大幅度降低单位GDP的二氧化碳强度,也就是大幅度提升单位二氧化碳排放的经济产出效益。一方面要大力节能,提高能源转换和利用效率,同时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减少终端能源需求,从而降低单位GDP的能源强度;另一方面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结构的低碳化,降低单位能耗的二氧化碳强度。实现控制温升不超过2℃目标,全球单位GDP的二氧化碳强度年下降率2030年前需尽快达到4%以上,但按目前趋势只有2%左右,各国都必须加大能源变革的经济转型力度。中国实现在《巴黎协定》下提出的203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60%~65%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年下降率要持续维持4%以上。并将不断加大力度,在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同时,促使二氧化碳排放早日达峰,从而为促进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协调共赢的低碳发展路径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2] 我国能源活动CO2排放在2020—2022年之间达到峰值情景和可行性研究
    姜克隽
    贺晨旻
    庄幸
    刘嘉
    高霁
    徐向阳
    陈莎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6, 12 (03) : 167 - 171
  • [4] 能源革命: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未来[J]. 杜祥琬.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07)
  • [5] CO2排放峰值分析:中国的减排目标与对策[J]. 何建坤.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12)
  • [6] 我国CO2减排目标的经济学分析与效果评价
    何建坤
    [J]. 科学学研究, 2011, 29 (01) : 9 - 17
  • [7] 中国能源领域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图
    刘强
    姜克隽
    胡秀莲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6 (05) : 370 - 375
  • [8]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内涵能源及转移排放分析
    顾阿伦
    何建坤
    周玲玲
    姚兰
    刘滨
    [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50 (09) : 1456 - 1459
  • [9] 中国统计摘要[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8
  • [10]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