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资关系新形态:弹性劳资关系网络的形成与变迁

被引:12
|
作者
赵秀丽 [1 ]
杨志 [2 ]
机构
[1] 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劳资关系新形态; 弹性劳资关系网络; 三维扩展路径; 空间生产框架;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8.11.008
中图分类号
F249.26 [劳动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020207 ; 1202 ; 120202 ;
摘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进入到信息资本主义时代,劳资关系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新形态,形成弹性劳资关系网络,并嵌入于企业网络和产业网络之中,这是经济、技术和社会等多重因素叠加与互动的结果。弹性劳资关系网络形成的根本动力在于资本的驱动力,并且依托于"网络"这一载体,沿着时间、空间和地理三维路径继续演进。对弹性劳资关系网络形成和演变的研究表明,弹性劳资关系网络的形成同步于资本积累体系的扩张,这不仅在实践中对工人的福利产生了影响,而且在理论层面也对政治经济学理论构建开放条件下的空间生产框架提出了一种诉求。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网络”新生产方式的革命——网络经济与生产方式关系研究系列之二
    杨志
    赵秀丽
    [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10) : 30 - 33
  • [2] 网络经济时代劳资关系的嬗变与重构[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赵秀丽, 2013
  • [3] 嵌入式世纪企业[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美) 雅各比, 2010
  • [4] 理解资本主义[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 鲍尔斯, 2009
  • [5] 希望的空间[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美)大卫·哈维(DavidHarvey)著, 2006
  • [6] 资本论[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2004
  • [7] 资本论[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2004
  • [8] 网络社会的崛起[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 2003
  • [9] 看得见的手[M]. 商务印书馆 , 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 1987
  • [10] 劳动与垄断资本[M]. 商务印书馆[美]布雷弗曼(H·Braverman),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