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0 条
京津冀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关系定量测度
被引:372
|作者:
王少剑
[1
,2
]
方创琳
[1
]
王洋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广州地理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
交互耦合关系;
耦合协调度模型;
协调发展类型;
京津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1204 ;
摘要: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着极其复杂的交互耦合关系,如何实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将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议题,也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命题。首先构建了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借助物理学耦合模型,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动态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了1980—2011年京津冀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过程与演进趋势。结果表明:人口城市化和生态压力分别对城市化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的贡献份额最大,明显高于其他因素;在耦合协调度测算模型中,城市化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3种不同贡献份额所得出的耦合协调度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表明耦合协调度模型受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子系统贡献份额比例的影响很小;1980年以来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现出S型曲线变化,协调类型从严重不协调-城市化受阻发展到高级协调-生态环境滞后类型;正确认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的时空动态耦合规律,采取恰当的区域发展政策和适当的城市发展战略,对进一步加快区域城市化进程,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京津冀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244 / 2254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