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21世纪初日本诺贝尔奖的井喷现象考察
被引:18
|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秦皖梅
[
1
]
机构
:
[1]
北京大学哲学系
来源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年
/ 40卷
/ 04期
关键词
:
诺贝尔奖;
日本;
名古屋大学;
D O I
:
10.13796/j.cnki.1001-5019.2016.04.004
中图分类号
:
G323.13 [];
学科分类号
:
1201 ;
1204 ;
摘要
:
日本在进入21世纪后的16年间产生16名诺贝尔奖得主,这一数据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与其在20世纪的表现相比更是云泥之别。这一井喷现象的成因十分复杂:在宏观层面,日本战后经济、科研和教育的发展为取得诺奖级科技突破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中观层面,日本的大学持续深化改革,勇于打破常规,积极开展产学合作,为培育诺奖级人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微观上看,日本的科学工作者重视师承,擅长合作,使知识的传递和升华更为有效。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共同造就了这一时期日本科学家在收获诺贝尔奖上的井喷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微子的秘密——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简介
陈晓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陈晓军
[J].
百科知识,
2015,
(22)
: 11
-
13
[2]
照亮21世纪的新型光源——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介绍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潘笃武
[J].
自然杂志,
2014,
36
(06)
: 415
-
420
[3]
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共同驱动型科技突破——赤崎勇何以能获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周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周程
[J].
科学与管理,
2014,
34
(05)
: 3
-
9
[4]
杰出人才是怎样炼成的?——下村修荣获诺贝尔化学奖案例研究
周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周程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
33
(04)
: 166
-
172
[5]
日本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的互动分析——以名古屋大学与名古屋市为例
于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于颖
[J].
比较教育研究,
2011,
33
(03)
: 42
-
45
[6]
探析名古屋大学和诺贝尔奖的“不解之缘”
徐晶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徐晶晶
[J].
上海教育,
2009,
(14)
: 40
-
41
[7]
日本科研经费的投入与科研资助体制[J]. 何培忠.国外社会科学. 2009(03)
[8]
日本大学创新能力的历史建构研究[D]. 丁建洋.南京大学. 2013
[9]
对日本战后基础研究发展与诺贝尔科学奖获得的历史考察[D]. 节艳丽.清华大学. 2004
[10]
战后日本大学史[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胡建华著, 2001
←
1
→
共 10 条
[1]
中微子的秘密——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简介
陈晓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陈晓军
[J].
百科知识,
2015,
(22)
: 11
-
13
[2]
照亮21世纪的新型光源——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介绍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潘笃武
[J].
自然杂志,
2014,
36
(06)
: 415
-
420
[3]
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共同驱动型科技突破——赤崎勇何以能获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周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周程
[J].
科学与管理,
2014,
34
(05)
: 3
-
9
[4]
杰出人才是怎样炼成的?——下村修荣获诺贝尔化学奖案例研究
周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周程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
33
(04)
: 166
-
172
[5]
日本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的互动分析——以名古屋大学与名古屋市为例
于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于颖
[J].
比较教育研究,
2011,
33
(03)
: 42
-
45
[6]
探析名古屋大学和诺贝尔奖的“不解之缘”
徐晶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徐晶晶
[J].
上海教育,
2009,
(14)
: 40
-
41
[7]
日本科研经费的投入与科研资助体制[J]. 何培忠.国外社会科学. 2009(03)
[8]
日本大学创新能力的历史建构研究[D]. 丁建洋.南京大学. 2013
[9]
对日本战后基础研究发展与诺贝尔科学奖获得的历史考察[D]. 节艳丽.清华大学. 2004
[10]
战后日本大学史[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胡建华著, 200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