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1 条
互联网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吗?
被引:707
|作者:
郭家堂
[1
]
骆品亮
[1
]
机构:
[1]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来源:
关键词:
互联网;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网络效应;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6.10.003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本文从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思维和网络效应4个维度分析了互联网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采用2002~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对中国的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中国的技术效率具有抑制作用,对属于技术进步推动型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由于存在显著的网络效应特征,互联网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是非线性的,其中网络效应的临界规模为41.43%的网民人口比例。运用研究结论,本文还对"索洛悖论"给出了一个新的解释,认为索洛忽视了互联网对经济的作用问题从而给出了"计算机对生产率无效"的误判。本文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建设普惠互联网"、"加快产业层面‘互联网+’战略的落地"以及"加强互联网时代产业规制创新"等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9
页数:1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