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程、经验、意义

被引:10
|
作者
秦宣 [1 ]
林啸 [1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
关键词
小康社会;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消除贫困;
D O I
10.16502/j.cnki.11-3404/d.2020.04.006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企盼,是我们党确立的第一个百年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从解决温饱到基本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了长期的奋斗,付出了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成就,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中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且对人类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肖贵清
    李戈
    [J]. 山东社会科学, 2016, (02) : 5 - 12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N]. 人民日报. 2020 (005)
  • [3] 咬定目标不放松[N]. 甘肃日报. 2019 (001)
  • [4] 中国减贫之路“优质高效”[N]. 张梦旭,任彦,吴乐珺,苑基荣,葛文博,徐伟,张志文,于洋,冯雪珺,曲颂,刘刚,李志伟,王骁波.人民日报. 2018 (003)
  • [5] 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M]. 人民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19
  • [6]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人民出版社 , 习近平, 2018
  • [7]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 新疆人民出版社 , 习近平, 2017
  • [8] 胡锦涛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胡锦涛, 2016
  • [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 人民出版社 , , 2015
  • [10] 江泽民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