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抵制:理解“李约瑟之谜”的一个新视角

被引:3
|
作者
赵亚奎 [1 ]
汪川 [2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
关键词
李约瑟之谜; 技术抵制; 新政治经济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91.3 [近现代经济思想(1640年~)];
学科分类号
020102 ; 060207 ;
摘要
传统文献中对李约瑟之谜的解释可以分为"技术供给不足"和"技术需求不足"两个视角。将利益集团的偏好引入到现存的分析框架,尝试从技术抵制的视角对中西方在近代的"大分流"来做一个解释。虽然西方在近代科技革命发生之初也存在着广泛的技术抵制,但是其后一个较为自由的"思想市场"的形成,使得利益集团成为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社会剩余的受益者,从而使得他们成为新技术的"消费者"。而对比此时的东方中国,利益集团往往是新技术的"提供者",当合理的预期到新技术的出现对其潜在的收益造成损害时,将会对新技术进行抵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中国的疆域变化与走出农本社会的冲动——李约瑟之谜的经济地理学解析
    文贯中
    [J]. 经济学(季刊), 2005, (01) : 519 - 540
  • [2] 富裕的杠杆[M]. 华夏出版社 , (美) 莫基尔崔, 2008
  • [3] The Needham puzzle, the Weber question, and China's miracle: Long-term performance since the Sung dynasty[J] . Justin Yifu Lin.China Economic Journal . 2008 (1)
  • [4] The Needham Puzzle: Wh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Did Not Originate in China[J] . Justin Yifu Lin.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 1995 (2)
  • [5] Science in Traditional China .2 Needham,Joseph.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