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PET-CT检测胃肠道18F-FDG高摄取的内镜分析

被引:6
|
作者
张召珍 [1 ]
贺益萍 [1 ]
沈俊 [1 ]
机构
[1]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镜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关键词
内镜;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胃肠道; 氟脱氧葡萄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5 [消化系肿瘤]; R817.4 [在诊断上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1 ; 100105 ; 100207 ; 100214 ; 100602 ;
摘要
背景与目的:18F-FDG是PET-CT检测中最常用的示踪剂,是肿瘤显像中应用的标准的影像模式之一,但18F-FDG的摄取并不具有肿瘤特异性。为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对经PET-CT检测后胃肠道18F-FDG高摄取的病例进行内镜检查的价值。方法:对临床上33例胃肠道18F-FDG高摄取的病例的内镜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内镜检查,在33例胃肠道18F-FDG高摄取的病例中,胃肠道恶性肿瘤14例,其中食管癌2例,胃癌5例,结直肠癌7例;癌前病变8例,其中腺瘤性息肉4例,增生性息肉1粒,Barrett食管1例,糜烂性胃炎2例;炎症性病变6例,其中活动性肠炎5例,吻合口瘘1例;无异常发现5例。PET-CT的假阳性率为(11/33)33.33%。结论:对胃肠道18F-FDG高摄取的病例进行内镜下确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42 / 84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