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约束、企业异质性与增值税减税的政策效果

被引:24
|
作者
梅冬州 [1 ]
杨龙见 [2 ]
高崧耀 [3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2]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3]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关键词
借贷约束; 增值税减税; 金融加速器; 企业异质性;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22.05.002
中图分类号
F812.42 [税收]; F279.2 [中国];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1202 ; 120202 ;
摘要
在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如何最大化减税的经济刺激效果,是当前宏观政策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包含多部门的DSGE模型,分析了增值税减税的作用路径及其效果,并将其与消费券、政府购买等其他提振经济的政策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增值税减税对企业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效果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高度相关。由于非国有企业面临较强的融资约束,增值税减税能够提高非国有企业的净值,通过“金融加速器”效应,降低其外部融资成本,使其增加投资。对于非国有企业,由于其用于形成资本的投资品主要由国有企业提供,增值税减税在带来非国有企业投资增加的同时,也会带动国有企业产出的扩张。而对于国有企业,由于其受到的借贷约束较弱,税收减免即使改善了其净值,也不会影响其投资行为,对整个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对较小。总体而言,在相同的减税额度下,对非国有企业的增值税减税带来的总产出提升效果最优,发放消费券次优,而增加政府购买对产出的带动效果则非常有限。本文的研究表明,在深刻理解财政政策对经济影响的传导链条以及不同政策效果后,减税政策才能助力经济提质增效。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42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3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