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与空间管控路径

被引:65
|
作者
马丽 [1 ,2 ]
田华征 [1 ]
康蕾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矿产资源开发; 生态环境影响; 胁迫; 空间管控; 黄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黄河流域作为中国的"能源流域",合理有序开发矿产资源、统筹协调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对于黄河流域能矿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区,综合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胁迫耦合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技术,从生态本底的脆弱程度、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空间胁迫性以及对重要生态环境因子的胁迫程度等多个层面,分析了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胁迫特征及空间分布,将黄河流域46个矿区城市划分为本底胁迫、生态功能胁迫、开发胁迫、本底+开发胁迫、开发+生态功能胁迫、本底+生态功能胁迫、全面胁迫和无胁迫8种不同类型区,并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黄河流域矿产资源开发地区的管控路径:①空间管控:严格限制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尤其是控制矿区的开发边界;②强度管控:针对于生态本底脆弱的地区,强度和总体开发规模的管控要兼而并举;③开发方式管控:注重能矿产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在空间上要注重集中建设,宜矿则矿、宜工则工、宜聚则聚。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推进策略
    金凤君
    [J]. 改革, 2019, (11) : 33 - 39
  • [2]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张玉韩
    吴尚昆
    董延涛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 28 (04) : 839 - 852
  • [3] 矿山环境评价与治理恢复
    赵娟
    [J]. 煤炭与化工, 2019, 42 (02) : 96 - 99
  • [4] 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
    王镇环
    [J]. 中国人大, 2018, (01) : 47 - 48
  • [5] 城市边缘区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例
    杨俊
    关莹莹
    李雪铭
    席建超
    [J]. 生态学报, 2018, 38 (03) : 778 - 787
  • [6] 黄河流域县域经济密度测算及空间分异研究
    张鹏岩
    李颜颜
    康国华
    孙东琪
    卢谦成
    周志民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08) : 128 - 135
  • [7] 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葛荣凤
    许开鹏
    迟妍妍
    王晶晶
    张力小
    张箫
    张丽苹
    [J]. 中国环境管理, 2017, 9 (03) : 46 - 51
  • [8] 矿产资源开发区生态补偿理论研究综述
    朱九龙
    陶晓燕
    [J]. 资源与产业, 2016, 18 (02) : 82 - 87
  • [9] 多适应目标下的山地城市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
    温晓金
    杨新军
    王子侨
    [J]. 地理研究, 2016, 35 (02) : 299 - 312
  • [10] 华东地区矿产资源开发规模扩张的生态环境响应演化
    李争
    杨俊
    [J]. 工业技术经济, 2015, 34 (10) : 45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