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土地集约化与生产企业化

被引:4
|
作者
缪炳良 [1 ]
马鹏飞 [2 ]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设计农业研究与咨询中心
[2] 江苏春鹏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
中国; 土地集约化; 生产企业化; 农业现代化; 农耕地资本化; 农宅地资本化;
D O I
10.15889/j.issn.1002-1302.2015.01.001
中图分类号
F320.1 [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1203 ;
摘要
在当代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大格局下,农业现代化可用一个高度概括的综合指标来描述:本国主要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要降低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要实现这个指标,须经土地集约化、生产企业化改造。土地集约化和生产企业化改造。需要的大量资金,单靠农业自身的微薄积累以及政府有限的农业补贴难以成功,必须依靠本国已经富余的工商资本的引进。农耕地及农宅地的资本化改革是吸引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动因。农耕地资本化就是变土地租赁制为土地产权制,为现时农民颁发土地产权证;农宅地资本化就是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将农宅房(地产)迁移纳入城市房地产开放轨道,从而不仅减轻农宅房迁出地补偿资金的负担,而且可为迁入地(城市)增加房地产开发用地指标,并缓解业已存在的城市空置房的压力。土地集约化为种植业企业化经营创造了条件。现代化农业企业的指标可概括为五化:产品技术现代化、生产规模化、生产设施现代化、生产过程标准化、产品质量标签化,本文就为实现上述"五化"所需的政策调整作了建设性的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