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及逻辑起点——基于唯物史观对于中国现代历史适用性的思考

被引:42
|
作者
邱海平 [1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创新; 逻辑起点; 唯物史观; 国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92.7 [现代];
学科分类号
020102 ; 060207 ;
摘要
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不能仅仅停留于各个具体理论的争论与创新,更重要的是方法论的创新。中国政治经济学或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方法论上的主要缺陷是简单照搬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范式",导致了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及理论本身的矛盾。解决这一难题的出路在于:从近代以来世界体系的发展与中国自身社会结构的实际出发,从理论上重新解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家"性质和特点及其与生产关系和社会生产力的关系,重新构建一个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发展"分析范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劳动与资本[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赵学增, 2009
  • [2] 逝去的范式[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美) 阿若诺威兹, 2008
  • [3] 超越《资本论》[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加) 莱博维奇, 2007
  • [4] 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范式[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张宇, 2005
  • [5] 分析马克思主义新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加)罗伯特·韦尔(RobertWare), 2002
  •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德)马克思, 2001
  • [7] 马克思主义与制度分析[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林岗, 2001
  • [8] 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于光远, 1997
  • [9] 自主劳动论要[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巫继学 著, 1987
  •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德]马克思,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