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2008年初南方冻雨云物理过程的模拟研究
被引:16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蒙伟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肖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广西来宾市气象局
[3]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4]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南方冻雨;
云物理过程;
数值模拟;
雾淞;
雨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3 [固态晶状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中尺度模式MM5V3.7,模拟了2008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最强的一次冻雨云物理过程。结果表明,这次冻雨过程期间有两条明显的水汽通道,上升运动明显。冻雨区上空主要以低空云水和雨水,特别是云水的积聚为主,中高空有少量雪花和微量的冰晶。与冻雨区相比,非冻雨区过冷却水含量大,主要位于低空,高空没有霰,雪花也明显偏少。这主要是因为冻雨区的上升气流弱,高空水汽不饱和。在降雨区,靠近0℃线以上为冰相降水,以下为雨水。在冻雨区,冰相粒子没有落在0℃线附近,雨水顶也不在0℃线附近,这次冻雨的云物理过程属于液相暖雨机制。造成此次巨大灾害的原因除了冻雨外,还有雾凇和水汽的凝华附凇作用,正是由于雨凇和雾凇复合积冰的共同作用,导致了这次冻雨过程的冻雨量不大,但灾情却异常严重。
引用
收藏
页码:942 / 95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2008年初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事件的等熵位涡分析[J]. 高原气象, 2010, 29 (05) : 1196 - 120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肖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蒙伟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河南省北部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诊断分析[J]. 高原气象, 2010, 29 (05) : 1338 - 1344孙仲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鹤壁市气象局 河南省鹤壁市气象局王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鹤壁市气象局 河南省鹤壁市气象局靳冰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鹤壁市气象局 河南省鹤壁市气象局邢用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鹤壁市气象局 河南省鹤壁市气象局芦阿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鹤壁市气象局 河南省鹤壁市气象局孙日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鹤壁市气象局 河南省鹤壁市气象局黄真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鹤壁市气象局 河南省鹤壁市气象局
- [3] 山西中南部区域性暴雪天气诊断分析[J]. 高原气象, 2010, 29 (02) : 531 - 538王正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长治市气象局 山西省长治市气象局苗爱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气象台 山西省长治市气象局庞转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长治市气象局 山西省长治市气象局魏建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长治市气象局 山西省长治市气象局张瑞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长治市气象局 山西省长治市气象局
- [4] 贵州冻雨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浅析[J]. 高原气象, 2009, (03) : 694 - 701严小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贵州省气象局 贵州省气象局吴战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贵州省气象局 贵州省气象局古书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贵州省气象局 贵州省气象局
- [5] 2008年1月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特征及其天气动力学成因的初步分析[J]. 气象学报, 2008, (03) : 405 - 422王东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柳崇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刘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魏凤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赵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姜智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李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陈菊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亚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施晓晖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徐祥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 [6] 2008年广西罕见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成因及数值预报产品性能分析[J].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8, (01) : 16 - 1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韦江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来宾市气象台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覃昌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来宾市气象台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黄增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来宾市气象台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
- [7] 关于冻雨和雨凇、雾凇之我见[J]. 广东气象, 2008, (01) : 12 - 13吴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080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080
- [8] 2008年初广东罕见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成因初探[J]. 广东气象, 2008, (01) : 4 - 7吴乃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州中心气象台林良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州中心气象台李天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州中心气象台陈炳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州中心气象台
- [9] WRF模式对一次河西暴雪的数值模拟分析[J]. 高原气象, 2008, (01) : 68 - 75陶健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区域气象中心区域模式开发应用开放实验室张新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区域气象中心区域模式开发应用开放实验室张铁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区域气象中心区域模式开发应用开放实验室吉恵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区域气象中心区域模式开发应用开放实验室
- [10] 一次强沙尘暴和雪暴天气过程的诊断及模拟分析[J]. 高原气象, 2007, (05) : 1031 - 1038韩经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内蒙古气象台 内蒙古气象台沈建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内蒙古气象局 内蒙古气象台孙永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内蒙古气象台 内蒙古气象台宋桂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内蒙古气象台 内蒙古气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