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75
|
作者
张兵兵 [1 ]
徐康宁 [1 ]
陈庭强 [1 ]
机构
[1]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DEA; STIRPAT改进模型; 区域差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106 ; 120405 ;
摘要
本文基于DEA的分析方法测算了1990-2011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技术进步状况,然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方法,分全国整体、分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分阶段(1990-2000年,2001-2011年),综合多因素实证检验了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从全国整体上来看,技术进步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有效手段,外国投资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污染避难所"假说不成立,而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工业产值、人口变量则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显著正相关;②分区域来看,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东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显著负相关,中部地区则显著正相关。人口增长对三大区域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具有双向性;③分阶段考察显示,2000年之前,技术进步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均为负,即技术进步可以降低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2001年之后,技术进步对全国及东、中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影响为正,对西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依然为负,即技术进步可能增加全国及东、中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而降低西部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引用
收藏
页码:567 / 57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