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条
中国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区域差异、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
被引:142
|作者:
王少剑
[1
]
苏泳娴
[2
,3
]
赵亚博
[4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2] 广州地理研究所
[3] 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
[4]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来源: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城市碳排放;
空间溢出效应;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
减排政策;
EKC曲线;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 [];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1204 ;
摘要:
基于1992-2013年中国城市遥感模拟反演碳排放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空间马尔科夫矩阵和动态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在同时考虑碳排放的时空滞后效应和不同地理经济空间权重矩阵的条件下,对城市碳排放的演化路径和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识别和减排政策探讨。研究表明,中国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区域差异正逐步缩小,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高排放俱乐部集聚特征,同时碳排放类型演化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人均碳排放呈现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而绝大多数城市的人均碳排放处于随经济发展而增加的阶段,二产偏重的经济结构和投资的粗放增长共同正向作用于城市碳排放,而人口的集聚效应、技术水平的提升、对外开放度和公路运输强度的增加则共同抑制城市碳排放水平的提高。因此未来要抑制促增因素和发挥促降因素的作用才能有效降低城市碳排放;优化产业结构、精简粗放投资、增加研发强度以及提升公路通达性是未来实现中国城市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414 / 428
页数:1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