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理论与方法分析
被引:113
|作者:
王金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宁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孙亚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机构:
[1]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来源:
关键词:
区域大气污染;
联防联控;
理论;
方法;
D O I:
10.19758/j.cnki.issn1673-288x.2012.05.003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所面临的主要大气污染问题,但我国现行"属地"特征的环境管理制度无法满足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所需要的合作解决问题的要求,因此亟需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本文探讨了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理论基础,并着重讨论了我国实施区域联防联控的技术与方法,包括联防联控区域划分方法、区域大气环境问题控制技术、区域总量控制目标确定与分配方法及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保障体系等。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十二五”主要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对策措施[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2, 37 (04) : 5 - 10刘炳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环境保护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 环境保护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
- [2] 关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设置的思考[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2, 37 (04) : 21 - 25王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丁俊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王瑞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解淑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张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3] “十二五”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对策[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1, 36 (05) : 20 - 23严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燕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 [4]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控制综合管理对策[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1, 36 (05) : 8 - 14李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王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柴发合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王淑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王锷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环境保护部污染控制司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瑞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严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任洪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吴玉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谢永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
- [5] 域外借鉴与本土创新的统一:《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 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之解读(下)[J]. 环境保护, 2010, (11) : 10 - 12常纪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研究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研究室
- [6] 域外借鉴与本土创新的统一:《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 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之解读(上)[J]. 环境保护, 2010, (10) : 8 - 11常纪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研究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研究室
- [7] 三位一体:我国区域环境管理的新模式[J]. 环境保护, 2009, (13) : 27 - 29王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质量分级技术及信息发布方法研究[J]. 中国环境监测, 2009, 25 (01) : 7 - 10向运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
- [9] 中国环境污染的区域联防方案[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8, (04) : 431 - 437周成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10] 区域空气监测网络建设策略与实践[J]. 中国环境监测, 2005, (05) : 6 - 8张振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钟流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向运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