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78—2003)
被引:426
|作者:
王志刚
[1
]
龚六堂
[2
]
陈玉宇
[2
]
机构:
[1]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
来源: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生产效率;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选取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间生产效率演进进行了研究。通过对1978—2003年分省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1)东部地区的生产效率最高,其次是中部和西部。(2)各地区生产效率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但地区间差异基本保持不变。(3)国有化程度和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对生产效率有负面影响。出口占GDP的比重、初始人力资本对生产效率有正面影响。(4)国有企业比重、财政支出比重和出口比重越高,生产的不确定性越高。初始人力资本存量越高,生产的不确定性越低。相对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生产不确定性较高,西部较低。(5)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主要由技术进步率决定,而且从1990年代中期以后有所下降。对生产效率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6
+206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