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形资产测算及其作用分析

被引:27
|
作者
田侃 [1 ]
倪红福 [1 ]
李罗伟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2]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无形资产; 物质资本; 经济增长;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6.03.002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无形资产是现代经济的基础,是创新的决定性因素。本文首次利用直接支出法估算了2001—2012年中国宏观无形资产,突破了过去以R&D代替无形资产的研究范式,拓展了计算机化信息资产、经济竞争力资产,尽量使无形资产定义和分类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实践保持一致,创造性地结合微观调查数据和行业部门数据推算员工培训费用、组织资本支出等无形资产,并利用扩展的增长核算模型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完善无形资产统计和核算体系提供了重要借鉴。研究结果表明:12012年中国无形资产投资规模已达46600亿元,2001—2012年年均现价和不变价增长率分别为25.28%和21.81%,快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且2008年金融危机后其增速进一步加快;2中国无形资产投入强度呈逐年增加趋势,2012年达到9.03%,比2001年上升了5.42个百分点,但仍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无形资产投入强度低是中国当前发展的短板,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着力点;3中国无形资产投资结构呈现出高计算机化信息资产和创新资产比重、低经济竞争力资产比重的"两高一低"特点,中国对经济竞争力无形资产的认识和支持政策不足;4中国无形资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0%,无形资产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升级、全球价值链攀升的作用日益凸显。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