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生产对专利制度的伤害

被引:16
|
作者
平新乔
尹静
机构
[1]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100871
[2]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专利; 专利制度; 假冒生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4 [科学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本文是对中国年轻的专利制度的经济学分析。通过一个包含假冒生产行为的理论模型和相应的计量检验 ,我们研究了中国普遍存在的假冒生产活动对专利保护的影响 ,并得出结论 :中国 1 993年以延长专利保护时间为主的专利法修改未使地区专利申请和研究开发投入的倾向上升 ,反而有所下降 ,原因在于专利保护时间的延长刺激了更多的假冒企业进入那些具有较大假冒潜力的行业 ,从而专利开发企业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也就没有动力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和专利申请。对一切行业实行相同的专利保护期T与相同的惩罚假冒力度K ,必定违反最优专利制度设计原则。应该针对不同行业的假冒生产特点 ,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政策使假冒潜力最大的行业假冒成本提高。另外 ,就当前关于计算机软件保护的争论 ,本文认为软件行业过去保护不足。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专利法制实用手册[M]. 科学普及出版社 , 王 河编著, 1988
  • [2] 知识产权法通论[M]. 法律出版社 , 郑成思 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