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经济增长

被引:166
|
作者
徐现祥 [1 ]
刘毓芸 [1 ]
肖泽凯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
关键词
方言多样性; 经济增长; 文化;
D O I
10.16513/j.cnki.cje.2015.02.001
中图分类号
H17 [方言];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501 ; 050103 ;
摘要
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进展强调,文化是解释经济增长的更深层次的力量。中国尽管有统一的书写语言,但是发音"南腔北调",方言众多。基于此,本文拟考察多样的方言是否会影响知识技术的传播,进而影响经济增长。首先,本文根据《汉语方言大词典》中2113个县级以上观测单元所使用的汉语方言,构建了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方言多样性指数。该指数基于地域而非个体,可以更干净地识别方言作为文化代理变量的影响。接着,本文实证发现,方言多样性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他因素不变时,消除方言多样性可使人均产出提高多达30%;机制是方言多样性阻碍知识与技术的传播。最后,本文进一步考察了可能的测量问题、内生性问题及地形、宗教等可能的遗漏变量问题,本文的发现依然稳健。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2
页数:32
相关论文
共 2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