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我国对外贸易中污染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以制造业为例
被引:20
|作者:
傅京燕
[1
]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来源:
关键词:
对外贸易;
污染产业;
污染避难所;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08.05.018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701 ;
070104 ;
083305 ;
1204 ;
摘要:
标准的贸易理论认为,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宽松的环境标准而言,贸易自由化会使实施严格环境规制的发达国家的污染产业迁移至环境标准较宽松的国家,从而使发展中国家成为专业化生产污染产品的"污染避难所"。本文拟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对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污染避难所效应进行分析:第一,通过检验我国制造业产出和出口中的污染含量,以此观察我国是否专业化于污染产业的生产;第二,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我国贸易自由化过程中贸易模式的变动,并对污染密度与RCA指数进行相关分析,以考察贸易自由化是否使我国专业化于污染产业的出口。所得结论是,一国的环境政策对其出口产业的竞争力具有负面影响这一"污染避难所"假说在中国不能成立。相对于资本积累、劳动力投入而言,环境规制宽松度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有限。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2
+129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