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生态化跃迁发展的逻辑理路

被引:7
|
作者
穆艳杰 [1 ]
董瞩宏 [1 ]
机构
[1]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生态生产力; 传统生产力;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 生产力发展潜力;
D O I
10.16822/j.cnki.hitskb.2023.03.017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F014.1 [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学科分类号
0201 ; 083001 ;
摘要
传统生产力模式在当代的发展面临困境,人对自然的贪婪索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恶化。时代的发展必然要求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生产力。生产力生态化跃迁发展既能推动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同时也符合整个生态演变的规律,是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原初再现和新型样态。生产力生态化跃迁发展反对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来换取一时的经济效益,提倡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相适应,进而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中尽量获取经济效益,实现“从绿掘金”。这就以更高的质态释放了生产力的发展潜力,符合满足人类需要的可持续性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和谐性,实现了“发展观”与“境界论”的统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3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李淮春等修订,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 [2] 斯大林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斯大林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