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发展格局论:形成、框架与现代价值

被引:15
|
作者
欧阳峣 [1 ]
汤凌霄 [2 ]
机构
[1]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2]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91.3 [近现代经济思想(1640年~)];
学科分类号
020102 ; 060207 ;
摘要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里没有“发展格局”词条,但有“循环流动”(circular flow)的概念。弗朗索瓦·魁奈(Francois Quesnay,1758)曾用“血液循环”来描述生产循环过程;里昂惕夫(Leontief,1928)主张以循环流动原理作为经济学理论的奠基石。1现有文献中,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Chenery,1975)最早提出“发展的格局”的概念(patterns of development,另译为“发展的型式”),他从国家规模的角度阐述了“大国格局”和“小国格局”,并且以偏重内向政策还是外向政策为标准区分两种类型。2中国经济学家创建的大国发展格局论是大国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既是新中国探索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演变的经验总结,也是中国经济学家对大国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概括,对于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和转型具有普遍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