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中下游新石器文化遗址的空间格局

被引:12
|
作者
李中轩 [1 ]
朱诚 [2 ]
闫慧 [1 ]
机构
[1] 许昌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2] 南京大学地理海洋学院
关键词
汉江中下游; 新石器遗址; 空间分布; 趋势面分析;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1.02.020
中图分类号
K878 [遗址];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摘要
用趋势面方法讨论汉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期大溪文化(6.3~5.0 ka B.P.)、屈家岭文化(5.0~4.6 kaB.P.)和石家河文化(4.6~4.0 ka B.P.)遗址空间过程,发现汉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文化的空间演化大致分两阶段:(1)屈家岭文化时期遗址沿汉江干流、涢水向上游扩散;(2)石家河时期文化遗址则以收缩为特征,主要集聚在丹江-枣阳-随州一线。结合本区中全新世气候和地貌变迁过程,认为汉江中下游遗址分布格局和遗址高程变化主要受古洪水和湖面扩张胁迫影响,遗址扩散与集聚过程特征和农业生产、文化融合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39 / 2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8500 a BP以来长江中游平原地区古文化遗址分布的演变
    邓辉
    陈义勇
    贾敬禹
    莫多闻
    周昆叔
    [J]. 地理学报, 2009, 64 (09) : 1113 - 1125
  • [2] 中全新世7~6ka东亚季风气候的高分辨率石笋记录
    李明霞
    汪永进
    邱庆伦
    [J]. 地理科学, 2007, (04) : 519 - 524
  • [3] 甘青文化区新石器文化的时空变化和可能的环境动力
    安成邦
    王琳
    吉笃学
    陈发虎
    王鹏
    [J]. 第四纪研究, 2006, (06) : 923 - 927
  • [4] 江汉平原9.0ka B.P.以来的气候演化:来自江陵剖面沉积物记录
    谢远云
    李长安
    王秋良
    殷鸿福
    [J]. 地理科学, 2006, (02) : 2199 - 2204
  • [5] 苏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演变关系的研究
    顾维玮
    朱诚
    [J]. 地理科学, 2005, (02) : 239 - 243
  • [6] 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的阶段与特点简论
    何驽
    [J]. 江汉考古, 2004, (01) : 52 - 58
  • [7] 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北地区全新世以来人地关系的环境考古研究
    朱诚
    张强
    张芸
    张之恒
    沈明洁
    [J]. 地理科学, 2003, (06) : 705 - 712
  • [8] 长江中游地区地质构造及其对洪灾治理的影响
    童潜明
    [J]. 湖南地质, 2000, (01) : 13 - 18
  • [9] 文化遗址叠置系数及其环境意义
    黄宁生
    [J]. 大自然探索, 1996, (02) : 51 - 53
  • [10] 云梦泽与荆江三角洲的历史变迁
    周凤琴
    [J]. 湖泊科学, 1994, (01) : 22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