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看待“智慧法院”

被引:3
|
作者
苗振林 [1 ]
赵译超 [2 ]
机构
[1]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二庭
[2]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关键词
大数据; 智能平台; 潜在问题;
D O I
10.13892/j.cnki.cn41-1093/i.2018.03.012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智慧法院是司法改革和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它以大数据为基础、以智能平台为依托,追求司法的公正性、高效性及便民性。面对新事物,我们在发挥其优势的同时,应当客观看待其不足。智慧法院建设,要去"狂热化",保持客观理性并剖析、解决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保障司法公平。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人工智能时代的司法权之变
    季卫东
    [J]. 东方法学, 2018, (01) : 125 - 133
  • [2] “智慧法院”建设与司法大数据的应用研究——在“人民法院司法大数据研究基地”揭牌仪式上的讲话[J]. 贺荣.东南法学. 2017(01)
  • [3] 法院改革中的九大争议问题
    陈瑞华
    [J]. 中国法律评论, 2016, (03) : 211 - 220
  • [4] 微信立案让法院更智慧[N]. 杨玉龙.人民法院报. 2017 (002)
  • [5] 新时代司法生产力与智能司法的精准导航[N]. 刘楠.人民法院报. 2017 (002)
  • [6] 大数据链接“智慧法院”[N]. 刘婧.人民法院报. 2016 (002)
  • [7] 浙江高院联手阿里巴巴打造“智慧法院”[N]. 余建华,孟焕良.人民法院报. 2015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