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化和土地利用非农化关系分析及协调发展策略

被引:31
|
作者
傅超 [1 ,2 ]
刘彦随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集约化利用; 土地利用非农化指数; 土地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度;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3.03.008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1204 ;
摘要
我国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量远大于人均总建设用地量,存在"两栖占地"现象。文章构建了土地利用非农化指数(LUNI)和土地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度(LPUH)两个指标,刻画我国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利用非农化的关系;采用2000和2009年各省人口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测算省际人口城镇化率(PUI)和土地利用非农化指数(LUNI);利用SPSS软件分析LUNI和PUI之间的相关性,对省际2009年PUI、LUNI、LPUH数据进行了多因素快速聚类分析;运用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莫兰系数进行各省土地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度(LPUH)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000年和2009年LUNI与PU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8和0.686,相关性下降;5个聚类类型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形成5个地域类型区;空间自相关分析也显示LPUH热点区的存在。进一步讨论了导致城镇化和土地利用协调度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的因素,提出了以健康城镇化为导向的协调发展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