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整体性政府与大部门体制:行政改革的理念辨析
被引:59
|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佃利
[
1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吕俊平
[
1
]
机构
:
[1]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2]
山东大学
来源
:
中国行政管理
|
2010年
/ 01期
基金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
整体性政府;
大部门体制;
新公共管理;
行政改革;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
1204 ;
120401 ;
摘要
:
在对传统官僚体制进行反思及变革的过程中,整体性政府和大部门体制作为两种不同的政府运行模式,对行政改革提出了各自的理念、价值与发展路径。本文探寻了整体性政府所追求的整体性价值、协同的组织结构、跨部门的工作机制,进而分析了大部门体制的内部化的逻辑。从两种理念的内在机理对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提出在当前行政改革中应注重行政职能的转变、强调整体性文化和价值的塑造、完善沟通协调机制,更好地促进大部门体制改革的进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0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大部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风险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广垠
[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0
(01)
: 110
-
116
[2]
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实质与突破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院林
陈国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陈国权
[J].
中国行政管理,
2009,
(01)
: 22
-
25
[3]
整体政府与跨部门协同——《公共管理经典与前沿译丛》首发系列序
周志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周志忍
[J].
中国行政管理,
2008,
(09)
: 127
-
128
[4]
后新公共管理改革——作为一种新趋势的整体政府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Tom Christensen
Per Lgreid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卑尔根大学行政与组织理论系
奥斯陆大学政治科学系
Per Lgreid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丽娜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袁何俊
[J].
中国行政管理,
2006,
(09)
: 83
-
90
[5]
改革政府[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美)戴维·奥斯本(DavidOsborne),(美)特德·盖布勒(TedGaebler)著, 1996
[6]
Joined‐up Government: a Survey[J] . ChristopherPollitt.Political Studies Review . 2003 (1)
←
1
→
共 6 条
[1]
大部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风险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广垠
[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0
(01)
: 110
-
116
[2]
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实质与突破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院林
陈国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陈国权
[J].
中国行政管理,
2009,
(01)
: 22
-
25
[3]
整体政府与跨部门协同——《公共管理经典与前沿译丛》首发系列序
周志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周志忍
[J].
中国行政管理,
2008,
(09)
: 127
-
128
[4]
后新公共管理改革——作为一种新趋势的整体政府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Tom Christensen
Per Lgreid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卑尔根大学行政与组织理论系
奥斯陆大学政治科学系
Per Lgreid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丽娜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袁何俊
[J].
中国行政管理,
2006,
(09)
: 83
-
90
[5]
改革政府[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美)戴维·奥斯本(DavidOsborne),(美)特德·盖布勒(TedGaebler)著, 1996
[6]
Joined‐up Government: a Survey[J] . ChristopherPollitt.Political Studies Review . 2003 (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