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升级的方向与路径——中国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过高了吗

被引:82
|
作者
李钢 [1 ]
廖建辉 [2 ]
向奕霓 [1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产业升级; 产业结构; 竞争力;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1.10.002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是产业结构调整;目前研究大多认为中国第二产业比例过高,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是提高第三产业的比例。本文从发达国家三次产业效率、三次产业供给与需要、国际贸易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以下基本判断:一是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例不断提高,并非反映了第三产业是产业升级的方向,也绝非说明了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高级;二是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例不断提高的同时,最终消费中第二产业提供的商品比例并没有大幅下降;三是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例不断提高,是以发达的国际贸易为基础,以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前提,因而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不具有全球第三产业占比大幅提高的基础;四是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例的不断提高也是以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价格扭曲为基础,如果第二产业价格大幅上升,其占比将会大幅上升。本文利用购买力平价分行业的数据计算了我国2000—2009年的产业结构;计算结果显示目前通行的产业结构数据高估了第二产业近14百分点,本文计算的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为5∶32∶63。2009年的产业结构已经与日本等国2000年相接近;与目前中国人均GDP相同时的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相比,中国第二产业的比例不是高了,而是低了;中国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还有提升的空间,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加快发展仍旧是中国产业升级的方向及产业政策的着力点。虽然经过30年快速的发展,中国经济的要素禀赋在不断发生量变,但到目前为止中国要素禀赋的质变尚未发生,中国的比较优势所在仍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研究表明至少在"十二五"期间这一状况不会改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