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论中国人地关系演进的新时代特征——“中国人地关系研究”专辑序言
被引:23
|作者:
刘毅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人地关系;
演进;
新时代;
特征;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106 ;
120405 ;
摘要: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科古老又年轻的话题,其内涵伴随人类社会发展不断丰富,具体表现形式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自吴传钧先生提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以来,人地关系在学科建设及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制定研究中发挥着基础科学支撑作用,其作为地理学研究核心的地位逐步被强化。在人地冲突不断加剧的时代背景下,深化对人地关系的系统认知,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探讨人地关系动态演进的理论基础,并从综合视角审视新时期中国人地关系的演进过程、核心特征及机制,继而探讨现代人地关系的协调路径。总的来说,人地关系演进的实质是人地要素之间围绕发展空间的博弈过程,新时期中国人地关系演变速度加快,人地要素的相互作用程度不断加深。通过技术进步、增加要素投入和调配资源等方式,中国基本已化解了"以量为主"的第一代人地矛盾,而进入"以质为主"的第二代人地矛盾期。典型表现是,粮食总量不再短缺,但在生产粮食过程中引发的土壤退化和水资源污染等问题加剧;区域性资源不再短缺,但在跨区域开发调配资源过程中引发的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提升人的思想认知和加深对人地关系的综合认知是纠偏人地演进路径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1477 / 1484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