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较式对话”到“合作式对话”——对陈来等教授的回应与评论

被引:13
|
作者
桑德尔 [1 ]
章含舟 [2 ]
万思艳 [3 ]
刘梁剑
机构
[1] 哈佛大学哲学系
[2]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3]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儒家; 共和主义; 德行; 比较式对话; 合作式对话;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79.2016.03.019
中图分类号
B82-051 [道德与政治、道德与法制];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在对陈来《关于桑德尔共和主义德行的思考》的回应中,桑德尔指出,政治不能与伦理相分离,政治关乎个人德行的养成,这可以视作儒家传统与共和制传统之间的共识。在此意义上,桑德尔接受陈来的批评,同时他也向陈来提问,包括儒家怎样理解政治活动与个人德行之关系。在对"桑德尔与中国哲学"国际研讨会的总结性回应中,桑德尔阐发了自己研究工作中可能与儒家传统相关联的四个论题:反思西方流行的"无负荷的自我"观念,良好生活的观念,政治与德行,以及自然问题。桑德尔主张,学界的跨文化对话可由当前的"比较式对话"向"合作式对话"迈进,期待对话双方更深地介入文本和彼此的思想传统。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73 +184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