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与减排途径分析

被引:110
|
作者
李艳梅 [1 ]
张雷 [2 ]
程晓凌 [2 ]
机构
[1] 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碳排放; 因素分解; 产业结构; 碳排放强度;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作为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消费大国,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总量不断增长,1953年-2007年的50多年间,碳排放总量增长了40多倍。并且其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1953年-1980年为低增长阶段,特点是增速较快但波动较大、增幅小;1981年-1996年为稳定增长阶段,特点是增速非常平稳、增幅较大;1997年-2000年为缓慢下降阶段,特点是碳排放量略微有所下降;2001年以来为快速增长阶段,特点是增速快、增幅大。本文以1980年-2007年为样本期,构建因素分解分析模型,计量经济总量增长、产业结构演进和碳排放强度变化所产生的碳减排效应。结果表明:造成碳排放增加的因素是经济总量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而产生碳减排效应的因素惟有碳排放强度降低。可见,在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必然伴随着碳排放总量的增加,未来降低碳排放的主要途径是调整产业结构和降低各产业的碳排放强度,而后者的实现需要借助于能源效率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218 / 2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中国出口贸易中的载能量及碳排放量分析
    刘强
    庄幸
    姜克隽
    韩文科
    [J].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08) : 46 - 55
  • [2] 中国碳排放特征及其动态演进分析
    胡初枝
    黄贤金
    钟太洋
    谭丹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3) : 38 - 42
  • [3] 中国城市化发展与重工业扩张的协整分析
    李艳梅
    张雷
    [J]. 经济地理, 2008, (02) : 201 - 204
  • [4]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06)
  • [5]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需求及保障研究[D]. 李艳梅.北京交通大学 2007
  • [6]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课题组[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