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立法的百年轮迴——谈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历程

被引:61
|
作者
曲三强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律学系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西方国家; 治外法权; 知识产权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 商标法; 商法; 乌拉圭回合谈判; 关贸总协定;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伯尔尼公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4 [知识产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Ⅰ 早在两百年前,英格兰国王乔治三世(1736—1796)就曾提出要与中国发展外交和经贸关系。但是当时在位的乾隆皇帝在写给英王的信中却傲慢地表示,他的大清王朝对外国的产品和思想从来就不感兴趣。然而,一百年以后西方列强用他们的坚船力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不得不开始采用法律形式去为那些对中国人“毫无价值”的外国产品提供保护。 在那个强权就是公理的海盗时代,中国的忍让并未换来西方国家的同情,相反,却使西方列强觉得中国软弱可欺,于是变本加厉地压迫中国。西方列强在19世纪下半叶侵略中国,就是以中国司法制度落后为借口来施加他们的“治外法权”。伴随列强的经济文化侵略,知识产权的保护被带进中国。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2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