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

被引:97
|
作者
徐猛
机构
[1] 中国国际经济咨询有限公司
[2]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社会治理;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现代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法律安排,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理现代化包括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方面。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科学的社会治理体系才能孕育高水平的治理能力,不断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社会治理体系的效能,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解决中国各种社会问题,实现各项既定目标,关键要靠社会治理现代化也就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所谓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使社会治理体系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精细化,使社会治理者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法、法律制度治理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社会的效能。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求我们准确把握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理念、价值取向和基本路径,进一步改革社会治理体制、不断丰富、健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努力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面向社会治理实践的服务型政府建设
    周军
    [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2 (02) : 106 - 114
  • [2]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挑战与变革
    麻宝斌
    任晓春
    [J]. 学习与探索, 2011, (03) : 95 - 99
  • [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书》编写组, 2013
  • [4]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 人民出版社 , , 2013
  • [5] 法学方法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 齐佩里乌斯, 2009
  • [6] 道德经[M]. 人民文学出版社 , 李湘雅解读, 2006
  • [7] 法哲学[M]. 法律出版社 , (德)G.拉德布鲁赫(GustavRadbruch)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