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可达性区域划分及其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被引:148
|
作者
王振波 [1 ]
徐建刚 [1 ]
朱传耿 [2 ]
祁毅 [1 ]
徐璐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县域; 空间可达性; 人口集聚; 栅格成本加权距离;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4 [人口问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可达性空间划分是交通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分析其与人口布局的关系,对当下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借助GIS 软件平台,运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计算全国县 (市、区) 域单元的空间可达性并进行区域划分,进而探讨中国大区域交通可达性与人口分布的关系,揭示不同交通条件和不同区域类型中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内在机制,为区域规划、交通规划和中国人口配置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①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可以实现空间可达性概念从定性描述转向定量计算的精确转换;②中国县域可达性以低值为主,具有圈层状和"反自然梯度"空间结构,"黑河—腾冲"线为明显分界线;③中国大陆分为3大区:可达性高值区、可达性中值区、可达性低值区。可达性中值区又可分为东南诸省亚区、陕甘宁晋亚区、吉林亚区;可达性低值区分为云川渝亚区、蒙黑亚区、新疆亚区、青藏亚区;④国家区域范围内县域可达性与人口密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2.5小时圈是目前中国可达性与人口集聚产生作用的最远距离;中国县域可达性越高的区域,可达性对人口集聚产生作用圈就越大,而可达性值与人口数量的相关性越小,说明交通条件对落后地区人口集聚所起到的作用远远大于发达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416 / 42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可达性度量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评述
    陈洁
    陆锋
    程昌秀
    [J].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5) : 100 - 110
  • [2] 中国就业的空间模式及区域划分
    王振波
    朱传耿
    [J]. 地理学报, 2007, (02) : 191 - 199
  • [3] 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空间可达性研究——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
    陶海燕
    陈晓翔
    黎夏
    [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7, (01) : 1 - 5
  • [4] 创新系统的区域可达性研究
    袁立科
    张宗益
    [J]. 科研管理, 2007, (01) : 1 - 6
  • [5] 大型枢纽机场可达性量化的初步研究
    应习文
    石京
    [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6, (06) : 136 - 142
  • [6] 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可达性及其对林地的影响——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
    秦佩恒
    武剑峰
    刘雅琴
    曾辉
    [J]. 生态学报, 2006, (11) : 3796 - 3803
  • [7] 长江三角洲公路网络的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吴威
    曹有挥
    曹卫东
    徐建
    王玥
    [J]. 地理学报, 2006, (10) : 1065 - 1074
  • [8]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农村居民出行可达性的影响研究
    尹凌
    李满春
    陶冶
    [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 (01) : 62 - 66
  • [9] 可达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李平华
    陆玉麒
    [J].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3) : 69 - 78
  • [10] 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
    金凤君
    王姣娥
    [J]. 地理学报, 2004, (02) : 293 -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