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法律创设
被引:42
|
作者
:
王克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暨东吴公法与比较法研究所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暨东吴公法与比较法研究所
王克稳
[
1
]
机构
:
[1]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暨东吴公法与比较法研究所
来源
: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
2014年
/ 1卷
/ 03期
关键词
:
自然资源;
国家所有权;
公共信托;
D O I
:
10.19563/j.cnki.sdfx.2014.03.008
中图分类号
:
D922.6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
030105 ;
030108 ;
摘要
:
自然资源因其巨大的利用价值而被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法律调整自然资源的主要制度就是为自然资源创设所有权,而自然资源的国家所有渐成自然资源所有权制度的核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自然资源构成人类生存与生活的基础和保障,本质上应归属全民所有,法律上创设为国家所有是为了赋予国家对全民所有资源的管理与保护职责,这种"法律上国家所有,实质上全民所有"的双重所有是公共信托理论在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我国宪法第9条第1款关于自然资源"双重所有"的规定应从公共信托的角度去解读,我国资源立法上应当以公共信托理论作为创设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依据并应以此为基础展开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制度设计,同时,应当将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合理划分为中央与地方的两级所有与分别代表。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10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城市土地“国家所有”的困惑与消解
张千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
张千帆
[J].
中国法学,
2012,
(03)
: 178
-
190
[2]
国家所有权的基本理论和立法结构探讨
马俊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马俊驹
[J].
中国法学,
2011,
(04)
: 89
-
102
[3]
美国公共信托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侯宇
[J].
中外法学,
2009,
21
(04)
: 618
-
630
[4]
自然资源物权质疑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谭柏平
[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3)
: 59
-
63
[5]
论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创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谭宗宪
[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5,
(01)
: 16
-
21
[6]
自然资源物权法律制度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崔建远, 2012
[7]
优士丁尼《法学阶梯》评注[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徐国栋, 2011
[8]
英美信托财产双重所有权在中国的本土化[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于海涌, 2011
[9]
公物法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肖泽晟, 2009
[10]
民法思维之展开[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尹田, 2008
←
1
2
3
→
共 22 条
[1]
城市土地“国家所有”的困惑与消解
张千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
张千帆
[J].
中国法学,
2012,
(03)
: 178
-
190
[2]
国家所有权的基本理论和立法结构探讨
马俊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马俊驹
[J].
中国法学,
2011,
(04)
: 89
-
102
[3]
美国公共信托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侯宇
[J].
中外法学,
2009,
21
(04)
: 618
-
630
[4]
自然资源物权质疑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谭柏平
[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3)
: 59
-
63
[5]
论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创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谭宗宪
[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5,
(01)
: 16
-
21
[6]
自然资源物权法律制度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崔建远, 2012
[7]
优士丁尼《法学阶梯》评注[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徐国栋, 2011
[8]
英美信托财产双重所有权在中国的本土化[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于海涌, 2011
[9]
公物法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肖泽晟, 2009
[10]
民法思维之展开[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尹田, 2008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