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式及判别

被引:124
|
作者
刘耀彬
宋学锋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江苏徐州221008
[2]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 耦合模式; 判据;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5.04.004
中图分类号
F291.1 [城市发展道路、城市化];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演绎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五种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类型组合和平面几何分析建立了辩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判据体系,作为定量评价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的依据。最后,以徐州市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加权合成方法分析了它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情况,其结果发现近10年间徐州市不仅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各自的发展轨迹明显不同,而且二者耦合类型多样,并且以协调和基本协调为主。实例研究证实,该评价方法和判据体系对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式的判别简单可行、便于应用,对于评价与协调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