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近二十年(1987~2004)湿沉降特征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35
|
作者
金蕾
徐谦
林安国
鹿海峰
机构
[1]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北京100044
[2]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关键词
湿沉降; 酸雨; 降水酸度; 沉降量;
D O I
10.13671/j.hjkxxb.2006.07.025
中图分类号
X517 [酸雨];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通过分析降水酸度和沉降量2个酸沉降控制指标,得出北京市近二十年(1987~2004)湿沉降特征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998年以后北京市的湿沉降污染有严重的趋势.pH值逐年下降至5.52,酸雨频率逐年上升.湿沉降中的硫组分来自北京本地污染源排放的SO2和远距离输送.含氮组分对湿沉降的贡献作用明显增加.钙沉降是湿沉降中变化最大的因素,钙沉降量明显下降.1998年以后所采取的使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大幅下降的污染控制措施,可能直接导致了湿沉降酸化的加剧.酸沉降污染控制是一个复杂的控制过程,不能单纯地依靠控制本地的SO2排放量,北京市SO2排放量虽然得到了削减,但是湿沉降污染并未减缓.
引用
收藏
页码:1195 / 120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我国酸沉降控制策略
    陈复
    柴发合
    [J]. 环境科学研究, 1997, (01) : 31 - 35
  • [2] 连续性降雨pH值变化规律的探讨[J]. 肖夷.上海环境科学. 1996(02)
  • [3] 连续性降雨pH值变化规律的探讨[J]. 肖夷.上海环境科学. 1996 (02)
  • [4] 酸沉降——森林冠层反应模型
    高映新
    刘连贵
    舒俭民
    曹洪法
    [J]. 环境科学学报, 1992, (03) : 316 - 324
  • [5] 大气环境化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唐孝炎 主编, 1990
  • [6] Studies of Wet Deposition and Dustfall at Pune, India[J] . A.G. Pillai,Medha S. Naik,G.A. Momin,P.S.P. Rao,P.D. Safai,K. Ali,Henning Rodhe,Lennart Granat.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 2001 (1)
  • [7] Long-Term Monitoring of Atmospheric Deposition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Ionic Inputs for the Sustainability of a Coniferous Forest Ecosystem[J] . E.P. Farrell,J. Aherne,G.M. Boyle,N. Nunan.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