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创新职能的中国创新城市空间体系

被引:141
|
作者
吕拉昌 [1 ,2 ]
李勇 [2 ]
机构
[1]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
[2]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城市创新职能; 创新城市体系; 城市创新联系;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基于问卷、访谈及统计数据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数学建模等综合分析方法,以知识经济下城市创新职能及城市体系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中国城市的创新格局、网络、等级体系及城市的创新联系,研究表明,中国创新城市体系空间格局形成以上海、北京为顶级城市的五级塔型城市体系结构,东部沿海城市在中国创新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省会城市及经济强劲的城市一般成为区域性的创新中心。中国创新城市体系受城市创新规模、城市科研规模与效率、城市创新潜力因素、城市创新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城市间合作论文数量来测度城市之间的创新联系,结果表明,北京在知识传播和知识合作创新中的处于中心位置,高层级的城市在知识传播与合作中明显比较高层级与中层级以及低层级城市多,省会城市及经济实力强劲的区域中心城市在知识传播中起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9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世界R&D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杜德斌
    周天瑜
    王勇
    盛垒
    [J]. 世界地理研究, 2007, (01) : 1 - 7
  • [2] 京沪区域创新系统比较研究
    曾刚
    李英戈
    樊杰
    [J]. 城市规划, 2006, (03) : 32 - 38
  • [3] 信息时代区域空间结构构成要素分析
    甄峰
    曹小曙
    姚亦锋
    [J]. 人文地理, 2004, (05) : 40 - 45
  • [4] 新经济时代我国特大城市发展与空间组织
    吕拉昌
    [J]. 人文地理, 2004, (02) : 17 - 21
  • [5] 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与“城市创新圈”
    隋映辉
    [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2) : 65 - 70
  • [6] (高)科技型城市的指标体系内涵及其创新战略重点
    樊杰
    吕昕
    杨晓光
    田明
    [J]. 地理科学, 2002, (06) : 641 - 648
  • [7] 新经济环境下的城市创新模式探讨——以沪宁城市带为例
    吴煜
    刘荣增
    [J]. 人文地理, 2003, (01) : 57 - 61
  • [8] 创新地理学——一门新兴的地理学分支学科
    甄峰
    徐海贤
    朱传耿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1, (01) : 9 - 11
  • [9] 论国家创新体系的空间结构
    张苏梅
    顾朝林
    葛幼松
    甄峰
    [J]. 人文地理, 2001, (01) : 51 - 54
  • [10] 知识创新空间论[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陈秉钊,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