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5
|
作者
韩艳红
机构
[1]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2] 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产业转移; 资本流动; 国际分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学科分类号
020102 ; 060207 ;
摘要
国际产业转移和区际产业转移现象由来已久。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论述产业转移问题,但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多处存有产业转移的思想和观点。马克思认为,国际产业转移的前提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国家和国家之间以及一国的地区之间存在着地域分工的差异,产业必然会转向具有优势资源的地区;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质是国际资本流动,动因是资本追求高额的利润。20世纪以来,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根据经济发展的新实践发展了马克思产业转移理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产业转移理论,对于指导我国顺利实现产业转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产业转移理论述评及其发展趋向
    王辉堂
    王琦
    [J]. 经济问题探索, 2008, (01) : 45 - 48
  •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德)马克思, 2001
  • [3]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3
  • [4] 列宁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列 宁 著, 1988
  • [5] 毛泽东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毛泽东 著, 1977
  • [6] 资本论Azi ben lun[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著, 1975
  •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2
  • [8] 列宁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苏)列宁著,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