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决策如何迎面“深度不确定性”

被引:8
|
作者
陈玲
机构
[1] 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
[2]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决策模式; 政策过程; 不确定性; 问责机制; 制度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确定性,本质上是产业政策弥补"市场失灵"的信息基础。而当前产业政策问题、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之间的不一致性,即产业创新条件下的信息不确定性,导致政策目标精准定位的先天困难。当产业发展的目标从赶超转向创新驱动,决策目标和前景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深度不确定性的条件下,需要重新梳理决策主体和政策过程模式。基于产业政策的由来、演变和逻辑的分析,特别是赶超型经济体和权威政府在实施产业政策时的信息条件,产业政策的决策模式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渐进调适型、理性设计型、市场协作型、国家战略型。不同的决策参与主体根据其拥有的信息优势,针对不同类型的产业政策进行决策,实行各自的问责方式。如此,转型期的产业政策决策才有可能形成制度化的良性改进,逐渐夯实市场和创新的制度性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