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发展与“中国制造2025”规划

被引:82
|
作者
郭朝先 [1 ]
王宏霞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制造业大国; 制造业强国; 工业4.0;
D O I
10.16110/j.cnki.issn2095-3151.2015.31.001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摘要
当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不少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一些产品产量甚至比世界其他国家生产的总和还要多。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人均规模甚至不及制造业强国美日德的1/3,我国制造业发展还存在技术落后、产能过剩、资源利用效率低、劳动力工资快速上涨、利润持续走低、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等诸多问题。未来30年,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从大到强"。"中国制造2025"是促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转变的一次尝试和努力,是第一个专门规划。"中国制造2025"也是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产物,就其文本内容而言,可以概括为"11223410"规划,即"一个使命、一条主线、两大方向、两大任务、三大愿景、四大转型和十大领域"。要使"中国制造2025"规划达到预期实施效果,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解决,包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新经济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到实体经济领域、动态调整重点技术与领域目录、弘扬"工匠精神"加强技能人才培养,以及借鉴国际经验。我国要从制造业"第三方阵"位移到"第一方阵",仅靠"中国制造2025"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实施"中国制造2035"、"中国制造2045"等持续努力,才有可能到本世纪中叶,使我国跻身到制造业"第一方阵"中,真正成为制造业强国。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