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次提出教育经济区域概念,并运用灰色聚类方法进行中国教育经济区域划分。通过分析四类教育经济区域的教育发展指标、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作者发现,各类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极大,而教育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却相对较小。教育发展水平的相对平衡性要求各地有大致相等的教育投资,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又使得落后地区的教育投资要求难以得到满足,各地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协调导致了教育投资的不平衡。通过研究四类教育经济区域1986—1991年教育投资主要指标的总体变动趋势,作者认为:某些地方教育投资指标,具有变与不变的两重性。不变是指它在纵向上波动很小,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地方共性,变是指同一指标对不同地区来说又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具有地区特性.为此,作者建议建立一套评价我国地方教育投资比例合理性的微机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