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中国近代港口贸易网络的空间结构——基于旧海关对外—埠际贸易数据的分析(1877-1947)
被引:17
|作者:
王哲
[1
]
吴松弟
[1
]
机构:
[1]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来源:
关键词:
中国旧海关;
埠际贸易;
空间结构;
赫芬达尔指数;
近代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52.9 [对外贸易史];
F552.9 [中国水路交通史];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060207 ;
082303 ;
1201 ;
摘要:
利用现代地理学方法,分析《中国旧海关史料》等海关出版物中的国际贸易和埠际贸易数据,考察了12个主要港口城市的国际贸易网络,46个港口城市埠际贸易的网络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制度因素在港口职能变迁过程中作用巨大。贸易量在全国中位水平以下的小型港口,多存在由开埠初期吞吐平衡型港口向偏出口拉动型发展的趋势;在中位水平以上的港口,多趋向于进出口平衡发展。在本文研究时段内,国际贸易空间结构赫芬达尔指数较高,其集中度和垄断性很强,后期愈发明显。相反埠际贸易的指数一直低位运行,处于多极发展的态势。埠际贸易空间结构经历三个阶段发展,具备一定轴—辐结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299 / 1310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