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经费的历史考察(1921-1934)

被引:0
|
作者
刘魁
机构
[1] 赣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早期; 党组织; 经费来源; 收入与支出;
D O I
10.13698/j.cnki.cn36-1346/c.2022.02.003
中图分类号
D2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革命活动需要大量且稳定的经费,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经费主要靠共产国际拨付。此外,党费亦是党的活动经费收入的一个重要渠道。借助活动经费,上级党组织能够加强对下级党组织的联系和领导。随着党员的群众化,党费交纳的标准不断地降低。南昌起义以后,因为红军作战的流动性,打土豪成为根据地党组织经费的主要收入。从1927年到1933年,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关仍长期依赖共产国际的援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财政税收成为党组织经费的主要来源之一。革命根据地大多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扩大苏维埃区域不失为一个解决经济问题的方法。但是,在国民政府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的双重影响下,苏区经济逐渐“内卷化”,打土豪、税收以及党费等款项不敷党组织经费的支出。因此,苏区时常有募捐之举。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