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转型的路径差异及其解释——以宁海和秭归两地的模式为例

被引:5
|
作者
冷波 [1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村民自治; 治理内涵; 民主政治再造; 村治主体再造; 区域比较;
D O I
10.19366/j.cnki.1009-055X.2019.01.011
中图分类号
D638 [群众自治工作];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为了提高村庄治理绩效,村民自治的重心从选举转向了治理,不过村民自治的治理转型具有区域差异。基于对宁海与秭归经验的比较研究,发现两地面临着不同的村民自治困境,村民自治转型的路径也不相同。完善村民自治的治理机制要立足于村庄现状,否则就达不到治理效果。宁海农村主体在场,社会分化高,利益密集和任务密集,村民自治转型的方向是"民主政治再造";秭归农村主体缺场,社会分化低,利益稀薄和任务稀少,村民自治转型的方向是"村治主体再造"。区域比较的视角丰富了对村民自治的研究,村民自治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