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尺度下能源产区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异——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被引:5
|
作者
朱妮 [1 ,2 ]
张艳芳 [1 ]
位贺杰 [1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安康学院政治与历史系
关键词
县域尺度; 碳排放强度; 空间分异; 空间自相关分析; 榆林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 [];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1204 ;
摘要
以能源产区陕西省榆林市的12个区县为研究单元,在Geo Da和Arc GIS等软件的支持下,结合趋势分析和空间统计方法,分析2005—2010年榆林县域尺度下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格局特征与空间分异机制。榆林各区县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水平差异明显,总体差异呈扩大趋势,两极分化加剧。县域碳排放强度南北走向上表现出逐渐减小趋势,东西走向上具有微弱的"U"型变化态势。总体上,东北部区县碳排放强度高于西南部。各区县碳排放强度具有正的空间关联分布特征,且处于低水平非均衡空间分布状态,空间依赖性明显。结合相关性分析,榆林区县碳排放强度具有极化区、扩散区、塌陷区和传染区4个特征。"热点"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三县,"冷点"主要分布于南部六县。能源资源分布不均、经济总量以及产业结构差异是造成榆林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64 / 1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