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河南农区经济发展差异地理影响的小尺度分析
被引:82
|作者:
李小建
[1
]
周雄飞
[2
]
郑纯辉
[1
]
机构:
[1] 河南财经学院资源与环境学系
[2] 河南财经学院经济学系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地理因素;
农区发展;
乡镇分析;
河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对中国第一农业大省河南的乡镇数据分析表明,地理因素对农区经济发展具重要影响。在较低经济发展水平的乡镇,地形和农业资源条件具有显著的影响;而在相对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乡镇,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伴生的基础设施条件的影响更为显著。模型分析表明,地形显著影响乡镇的人均收入,而且随着收入的增加,其影响程度递减。人均土地面积显著影响非农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的乡镇的人均收入。对非农产业比重低于20%的乡镇,人均土地每增加1hm2,人均收入就增加约96元。地理位置影响着相关农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收入较高的农区的影响十分明显。全省高收入乡镇的70%集中在河南中部地区,正好与中原城市群的空间范围相吻合。就单个乡镇而论,离县城的距离显著影响高收入乡镇的人均收入。地理因素对欠发达农区经济发展影响处于变动之中。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传统地理因素(如地形、农业资源因素等)的影响逐渐被对经济积聚有明显影响的地理临近性等要素的影响所取代。因此,不能简单的认为地理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5
页数:9
相关论文